2007年7月29日星期日

《超級星光大道》Snapshot

盧學叡——愛很簡單(陶喆)

楊宗緯——背叛(曹格)

蕭敬騰——背叛(曹格)

蕭敬騰——新不了情(萬芳)


楊宗緯——新不了情(萬芳)


楊宗緯 蕭敬騰 曹格 合唱——背叛

[繼續閱讀]

香港容不下實力歌手?

這兩天都在看台灣的一個節目--超級星光大道。大概是抄美國的 American IdolAmerica's Got Talent 的模式,任何平民都有機會上電視,給全國的觀眾表演。只要你有實力,全國的人都會支持你,在比賽中投你一票,最多人選的就會成為冠軍。這類的節目也帶到了英國(British's Got Talent)、中國大陸(超級女聲)和台灣(超級星光大道)等地,都很受歡迎。

香港呢?香港當然會引入外國受歡迎的節目。無線就順應熱潮,推出殘酷一叮。雖然殘酷一叮都是真人 Show,由觀眾上台表演,但表演的只是希望觀眾發笑為主,唱歌不是目的,但主演者需要一邊唱歌,一邊做出其他表演,例如雜技、引人發笑的動作等。為什麼一個以歌唱比賽的節目會「淪落」為一個搞笑節目?

(就算是馮文樂,人們看的都不是他的唱功,只是他的扮聲特技而已)

香港和其他華人社區也許不太一樣吧。在大陸,超級女聲的三甲人物都是唱得之人;台灣超級星光大道裡的都是實力之輩。大陸和台灣的民眾都愛材,愛唱歌唱得好的人。因為他們覺得這才配稱作「歌手」!可惜,香港人對歌手的定義似乎很不一樣。我不能說是全部的香港人都有著這種定義,但對於經常接解流行曲的年輕一輩(下簡為年輕人),歌手的定義就不像大陸或台灣一樣,他們(我們?)心中不要求歌手把歌唱好,唱 Live 走音也不要緊。

不看歌唱得好不好,那看什麼呢?是看臉蛋,看胸脯。年輕人只看重歌手的外型,歌唱得好不好反而是其次。有人可能會指這其實是香港的年輕一輩較喜歡偶像派。非也!這不是什麼實力派、偶像派的分別!唱歌就是歌手的本份,什麼外型呀、臉蛋呀、胸脯呀,那都是附加的。歌手的外型再好,如果歌唱得不好,唱 Live 走音,那算得上是歌手嗎?那跟找個穿泳衣的模特兒站在台上,唱著五音不全的歌,有什麼分別?就算是偶像派的,你站在台上,就要把歌唱好。

香港根本沒有樂壇,只有娛樂圈。你看香港有多少個為人認識的純歌手,從不涉及電影、電視等方面。是有的,不過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唱歌的去演戲,演戲的來唱歌,在香港娛樂圈生存就最好什麼兩棲、三棲發展。某些所謂歌手歌唱得不好,戲也不見得演得多好,周身刀但冇張利。如果只作純歌手,你不適合香港的娛樂圈。

作為唯一會舉辦音樂頒獎禮的電視台--無線,其長青音樂節目亦愈來愈不濟。音樂已不是主角,最近還搞什麼暑期星級班,根本就不像是一個音樂節目,反而是個遊戲節目。在不如改名叫《勁波七碌》中有詳述,在此不贅。連一個音樂節目都可以「搞成咁」,香港的音樂是什麼樣你可想而知。

[繼續閱讀]

香港既音樂.... 好爛?

由於這篇文章是由我舊 Blog 中搬過來的, 用了很多口語寫的, 請見諒.



依家好多人都話香港既音樂好爛, 唔值得聽, 情願聽台灣或者外國既...

其實, 係咪真係咁差呢?

好多人都話, 香港既音樂太多情歌, 製作又唔認真, 歌手得個靚/型字, 唔識唱歌...

我認同, 如果製作唔認真, 歌手唔識得唱歌的話, 咁首歌就未必咁值得聽了. 試諗下, 首歌本來 Melody 係好好的, 但係編曲差勁, 歌手唱 Live 走音, 咁你又會唔會鐘意咁既一首歌?

至於歌手靚唔靚, 型唔型既問題, 其實就唔太關音樂事, 只不過頗多人認為好多歌手都係 "有樣但唔識唱歌", 但其實 "有樣又識唱歌" 既歌手係有的, 但係香港音壇中只有好少數.

最後一樣, 太多情歌. 係咪太多情歌, 咁樣做出黎既音樂就係爛?

我個人就唔太認同. 一首歌能否成功並唔係睇佢係咪情歌, 而係睇首歌能否感動到人! 就係所謂鐘意同唔鐘意既問題了.

有人聽過同自己身世相同既歌曲, 感同身受, 產生共鳴, 好鐘意首歌. 其他人並冇咁既經歷, 難以明白箇中感受, 所以感得首歌只係一般, 又係一般港式 K 歌.

我諗好多人都有咁既經歷, 初時聽一首歌, 覺得好普通. 但其實首歌係一套戲既主題曲, 睇左套戲之後, 就好鐘意首歌. 原因就係你既感覺唔同左.

一首歌三至五分鐘, 但就足以包含一個故事, 一個思想.

唔豬會唔會真有人諗下首歌講既 "故事", 感受首歌講乜, 感受每一個音符所帶出既情緒... 作為聽音樂既人, 或者係樂迷, 你又有冇咁做過?

一首好歌, 就係一首能感能人既歌, 不論佢既曲種係乜.

情歌當中, 當然不乏令人感動既好歌. 但係, 做出黎既情歌太多, 當中品質參差不齊. 最重要既問題係, 聽音樂既人冇得選擇!

歌種, 音樂類型都有好多種, 唔單只係情歌, 唔單只係 Pop. 但係香港音壇就好少有得俾音迷揀, 做黎做去大部份都係流行情歌. 如果香港既音樂人肯做多D唔同歌種, 唔同音樂類型既樂曲, 我諗香港既音壇會百花齊放.

呢個絕對係一個唔好既因果循環, 差勁既樂迷, 使得音樂人製作差勁既音樂去充塞市場. 差勁既音樂使得樂迷越黎越唔識聽好既音樂... 雙方都有責任, 但邊個肯行出第一步?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28日星期六

BT 檔案的存活率問題

BitTorrent (BT) 無可否認是一種可以快速分發檔案的技術,可是相對於其他分發技術, BT Network 中的檔案存活似乎低一點。如果是一般的 Server,就通常會比較長,視乎上載者何時把檔案刪除。BT 以外的一些 P2P Network,例如現在較多人用的 eDonkey/eMule Network(以下只簡作 eMule Network),檔案的存活率通常都比 Server 的短,但就比 BT 的長。

首先談談 eMule Network 檔案的存活率。比 Server 的低是很明顯的。Server 中的檔案,只要不刪除的話,就一直保存著,供人下載。但 eMule 中的檔案,就很視乎上載者有否在線和有否把檔案放進 eMule 的上載列。如果只有很少 eMule Client 有相同的檔案,而連最後一個檔案被那使用者刪除於 eMule Network 之外,那該檔案便會消失。可是,如果這檔案是十分普及的,那樣該檔案消失的機會便會減低很多。

BT 檔案的存活率就關乎是否有人上載和檔案是否完整。一般來說,只要下載團隊(Swarm)中有種子 (Seed) 的話,那就應該可以成功下載所有檔案。可惜,由於不同的理由,下載者完種後便立刻停止上載(離開 Swarm)。這樣的使用模式很明顯會限制了檔案的存活時間為幾天至幾星期 (視乎檔案的受歡迎程度)。如果過了檔案的存活時間,就會因為失去了種子使當時的下載者未能完種。

對於這問題,我以前也提出過可行的方法,就是 BT 應聯合 eMule 來分享檔案。BT 可以利用其同時上下載的技術,快速的分發檔案。另外,利用 eMule 較長時間的檔案存活率,作為 BT 補種之用。即是如果某個 Piece 未能在 BT Swarm 中找到的話,就可以在 eMule Network 中找。BitComet 是首隻 BT Client 作出以上嘗試。BitComet 為了使 Client 可以在 eMule Network 找到對應的檔案就加入了種子上載者 (Seed Maker) 可以在 Torrent 檔中加入檔案的 eMule Checksum Hash 的功能。

另外,Torrent 檔中可以加入單一或者多個檔案,但由於 BT 當初其實並未考慮到多個檔案其實會帶來未檔案存活率下降的問題,所以設定 BT 協定的時候當數個檔案為一串單一並相連的資料串來分發。問題就發生於檔案與檔案相連的 Piece。隨著眾多的 BT Client 快速發展,使用者可以在多個檔案的 Torrent 中選擇需要的檔案下載。例如 Piece 123 是檔案 A 和檔案 B 共用的。以前的 BT Client 只會下載屬於檔案 A 或者檔案 B 的部份,另外的部份就不會寫入硬盤而丟掉。在其他的 BT Client 上來看,Piece 123 是不完整的,即是未下載完的,以 BT 的協定,Client 是不會上載這個 Piece 的。如果經過檔案下載的高峰期,大部份的種子的離開了 Swarm 而剩下只下載了部份檔案的上載者,這時 Piece 123 就可能不存在於 Swarm 中,使人們未能完種。雖然可能分別有人有完整的檔案 A 或檔案 B,但 Piece 123 卻顯示為不完整而未能上載,使所有檔案未能完整上載。

已經出現的解決方法有兩種,分別由 BitComet 和 µTorrent 實現的。BitComet 的解決方案如下: 在現存的 BT Specification 中,在不同的檔案中加入緩衝的資料串,即是在每個檔案的結尾加上沒意義的資料,直至檔案結尾填滿一個 Piece,令兩個相連的檔案不會共用一個 Piece。這個方案是從一開始製作 Torrent 檔時就把檔案相連的 Piece 分拆,解決共用 Piece 的問題。不過,這方案有兩個問題,都是與不支援這方案的 BT Client 相關的。

第一,對於那些用於緩衝的資料串,BitComet 會自動識別並不會下載; 但其實的 BT Client 不會自動識別而只會盲目的下載 ,浪費了寶貴的頻寬。對於 Torrent 中有多個小檔案(例如只有數 KiB),但由於其中一個是大檔案(例如數百 MiB),使 Piece 的大少要定在 512KiB,那緩衝資料的大小,相對於真正的檔案便會很大了(~20%-30%),做成很大的浪費。

第二,對於沒加入這種技術的 BT Client 製造出來的 Torrent,BitComet 顯得無能為力,Piece 不完整的問題仍舊存在。對於這問題,µTorrent 提供了另一解決方案,如下:相連檔案的 Piece 會整個下載到硬盤,Piece 不需要的部份會被儲存到另一個暫存檔(Temporary File)中,以保持 Piece 的完整性,延長檔案壽命。

對於現在的情況,很難說那種方案會較好,在我來看,似乎兩種技術一起用會有更好的效果。不過要真正解決問題,提出新的 BT Specification 才是最佳辦法。可惜 BT 作者 Bram Cohen 似乎未有繼續開發 BT2 的意圖,技術也只停留在舊 BT 的層面上。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1) 懂思考

  • 不人云亦云, 不隨波逐流
  • 會分辨重要和不太重要的東西
2) 有目標, 發展興趣
  • 訂立長遠目標, 朝目標進發
  • 只要能走到目標, 走點遠路亦未嘗不可,
    反而應視之為挑戰, 好好裝備自己
  • 寓工作於娛樂, 在工作中尋找樂趣
3) 認真對待, 盡力而為, 努力不懈
  • 認真地, 努力地對待自己的專業
  • 對自己有要求
  • 只有做好準備和努力的人才可把機遇握緊
4) 內心堅強
  • 當眼前的兩個選擇都不可行的時候, 去尋找第三種的可能. 以前看不到這個選擇, 只是人不夠堅強而已
  • 亦要堅強的面對自己的過去和不足, 勇於承認錯誤,
    別讓過去, 不足和錯誤捆綁自己
  • 內心不堅強的人, 有著太多的弱點,
    容易受到攻擊或被人利用, 從而變得一厥不振
5) 懂放開
  • 蔡翁失馬, 焉知非福?
    蔡翁得馬, 焉知非禍?
    風雲難測, 何不放開懷抱?
6) 愛得及時
  • 珍惜家人, 朋友, 身邊重要的人
    某些東西失去了, 便永遠失去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23日星期一

不會笑的數學家

這是一本推理小說, 作者是森博嗣. 是我在上星期到書展時買的.

老實說, 除了數理的書, 我從小就很少看書, 特別是什麼文學, 什麼小說之類. 由於少看, 我的中文作文根本不會很高分, 不過論說的還過得去.

還是談談這本書吧. 怎麼說呢? 不是太喜歡, 也不是不喜歡.

其實看推理小說, 最好就是讓讀者看到最後的結局, 由書中的主角原原本本合乎邏輯的推理出所有的案情, 才知道來龍去脈. 我想這需要幾種要素吧. 案情要很精密, 即是說不能太早給讀者猜到誰是凶手和一切的行凶手法, 如果是這樣, 讀者讀到一半就應該感到很沒癮, 這推理小說亦不會賣得好. 另外案情真的要很合邏輯, 而且要可行, 不是什麼古靈精怪的東西, 可以是難懂的東西, 不過太難懂, 也就等於嚇走讀者. 雖然說不想讀者過早就猜出全部案情, 但始終是一本推理小說, 當中一定要在讀者不為意的情況下提供線索.

<不會笑的數學家> 這本書是否乎合以上的條件呢? 我想很看讀者吧......

因為我老早就猜到大部份的案情和凶手. 雖然沒有很原全的把案情的來龍去脈推理出來, 但亦不遠. 我想對於一開始沒猜出凶手和案情的讀者, 應該會挺欣賞這本書吧!

我欣賞這書的地方是有的, 就是它的案情是很合邏輯, 亦十分可行的, 不會給人一種為寫故事而寫故事的感覺; 而且作者在書中提供的線索隱藏得不錯. (不過我早猜到, 所以可以看得出來)

總體來說這書是挺不錯的, 特別是對讀數理的人來說. 因為森博嗣是一工科人, 寫小說都加了不少數理知識, 讀數理的都應該會看得比較有共鳴.

<不會笑的數學家> 是森博嗣 "犀川萌繪系列" 的第三本. 看來下次到書展要留意一下其他森博嗣的作品呀~

~+~+~+ ~+ ~+ ~+ ~+ ~+ ~
犀川&萌繪系列 (S&M系列)

  1. 全部成為F
  2. 冰冷密室與博士們
  3. 不會笑的數學家
  4. 詩般的殺意
  5. 封印再度
  6. 死亡幻術的門徒
  7. 夏的複製品
  8. 永劫回歸
  9. 命運的模型(上/下)
  10. 有限與微小的麵包(上/下)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排版

出版界的人對排版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任何的刊物都必須要經過排版的程序, 才能供讀書閱讀. 有人說: 排版是一門藝術.

或者非出版界的人會不明白, 為何排版可以被稱得上為藝術. 因為, 一般人心目中的藝術, 不是看不懂的東西, 就是 "貴到阿媽都唔認得". 有了內容就很容易排版呀, 一般人可能是這樣想.

這兩天試用了 LaTeX 將網上的一些以 TeX/LaTeX 寫的筆記轉為 pdf 檔. 有部份的檔轉換很容易, 有部份的只出現了錯誤的訊息, 轉擋失敗. LaTeX 其實就是一套排版的軟件和語言, 主張 WYTIWYG (What You Think Is What You Get). TeX/LaTeX 讓我首次見識到何謂排版, 其實並不只是把字定位在方格上, 而是包含更多, 例如字型, 字體, 大小, 位置等等. 排版中不只要考慮會印出來的字和圖, 更重要的是其餘在紙上空白的地方. 像中國水墨畫所謂的留白, 畫家不會把整張宣紙都畫上畫, 而是在某些地方, 留一大片的空白, 讓人有聯想的空間. 排版留白當然沒有給人聯想的功能, 但就能使讀者將內容一目了然, 看個清楚明白, 所以留白在排版中, 可說是比內容更重要.

TeX 初初出現, 其實是作者想以打印的方式, 印出數學方程. 可惜那時排版出來的數學方程實在是太不堪入目了, 他決定自己寫一個這樣的語言及程式出來, TeX 就因此誕生了. 甚麼是醜的數學方程, 可能大家都看慣了 "漂亮" 的方程, 不知道甚麼是醜吧. 舉個例子應該好懂些: 寫次方的時候, 人們通常會把次方那個寫母或數學寫得小一點. 如果一樣大或者更大的話, 你可以自己寫出來看看, 應該會有怪怪的感覺吧.

排版是一種藝術, 我想現在你應該有點體會了. 但這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要談的話就應該可以寫成一本很厚的書了, 而且我只知得很皮毛, 大家很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書研究研究.

書的紙張的大小一早已經被出版商確定下來, 紙張的大小對排版來說是一個確定知道的值, 沒有甚麼值得擔心的事. 可以在另一個環境, "紙張" 的大小會因應不同的讀者而改變, 這個環境就是大家都應該很熟識的網頁 (Web Page).

網頁上的排版真是難多了. 原因就是上面提過的: 不同的網絡使用者可能有不同大少的視窗, 網頁並不太可能像刊物一樣, 一早就確定了紙張的大小. 那樣排版出來的網頁可能會出現移位的現象, 對一個網頁的觀賞性就會大打折扣了.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固定網頁的大小, 例如使用 Javascript 或者 Table 等.

以前人們為了使網頁版面不會移位, 很多時都會固定網頁大小, 但現在少了很多, 知道原因嗎?

那就是因為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 的出現, 改寫了網頁排版的方式. 簡單點來說, CSS 是一種統一的網頁排版語言, 在不同的環境 (作業系統, 瀏覽器, 視窗大小等) 下, 會自動作出相應的排版, 不會出現移位的情況.

每個流覽器都有著自己的排版引擎 (Layout Engine), 如果想測試一下自己的排版張擎是否乎合標準, 可以到一個名為 Acid2 的測試網頁, 詳情可到維基百科看看.

現在, 排版的技術愈來愈新, 愈來愈大眾化. 排版所要考慮的其實很多, 如果每一方面都要使用者考慮周到的話, 那應該只有很少數的專門人仕才懂如何排版. 現在的排版軟件真的很容易便可上手, 只要你會使用電腦, 不論是刊物或是網頁, 大概很快便可以打造一個漂亮的版面出來. 使用者不需要照顧排版所有的方面, 因為軟件一早就預設好一些模塊給使用者, 而使用者也不必擔心使用相同的模塊會得出完全相同且沉悶的排版方式, 因為使用者可以自己在模塊中改變一些參數, 從而得出具個人風格的排版.

排版其實就是結合藝術, 實用性和易用性的一門學問.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Field Theory

連續幾天都在看 Schweber, 也看了其他的作參考. 在這簡短的記下一些重點和進度吧, 好等以後讓自己容易翻查.

首先是場 (Field) 的概念. 以前學過的 de Broglie hypothesis 提道粒子 (Particle) 其實有著波 (Wave) 的特性, 如果光 (Light, electromagnetic waves) 可以以光子 (Photons), 即粒子的形式存在, 那如果宇宙有著一個粒子和波的對稱性, 那麼一些以前當作粒子的東西, 應該也會有著波的特質. 因此 de Broglie 就在他的博士論文寫下了

\lambda=h/p

這著名的方程. 這就是波粒二象性 (Particle-wave duality).

場就是波的概念的推廣. 波一般來說只是在時空 (Spacetime) 中每一點指定一個純量 (Scalar), 而場就不一定只是純量, 而可以是張量 (tensor). 我們可以有純量場, 向量場, 張量場. 場的概念是由古典電磁學中提出的. 作用力 (Interaction) 不是瞬間傳播的, 而是由場來傳播的, 所以便會因為場的特性 (被運動方程 equation of motion 支配), 使傳播速度不為無限. 其中兩個熟識的例子就是電磁場 (向量) 和愛因斯坦場 (張量) :

G_{\mu\nu}=R_{\mu\nu}-\frac{1}{2}Rg_{\mu\nu}.

場是連續的 (Continuous). 波可以根據運動方程, 存在於連續的媒介 (Media) -- 即場. 有不同的場和不同的運動方程, 所得出的波亦不同.

運動方程可由不同的方式得出, 可以是牛頓第二定律, 或者是由作用量原理 (Action Principle) 得出.

以上所提到的, 全都是古典力學中對場的描述 (Classical Field Theory). 我們要看到波粒二象性, 就要包含量子力學, 我們便要對場作出量子化 (Quantization), 這就是下次的題目.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14日星期六

Recent Readings

Recently I am studying Quantum Field Theory (QFT).

Last month I started to read Peksin & Schroeder. My feeling on the text is sloppy. Many places it just MENTIONS facts rather than giving a logical explanation to the point. Such as Lorentz group, it just mentions its similarity to SO(3) group and give the expression for the commutation relatition. To me, this is very unsatisfactory. I gave up this text when I finish chapter 4.

Then I read Weinbery (Vol.1). I've only studied the first 2 chapters. Chapter 1 mentions briefly the history of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from 1920's to 60's. Chapter 2 deals with Lorentz Group. It uses a lot of language of Lie gorup and Lie algebra, which I'm not very familiar with. So I forsook the text afterwards. (PS: Many people find Weinberg texts, no matter what topic, quite advanced compared with others)

I was delighted to read more history of QFT after reading Weinberg. Then Schweber's book - QED: the Men Who Made It attracts my attention. It's a thick book. And actually I found it boring after reading a few pages. But nevertheless I have gained something, not the history but an QFT text - An Introductino to Relativistic Quantum Field Theory, which author is Schweber as well. In my view, this text is much better than those I've read beforehand. It mentions the most necessary part of the theory and leaves less important or un-related staff to reference, which readers can check out if they're interested. This is a nice text, especially to beginners in QFT. I cannot find the English eBook version on the eMule network. So I check out amazon and buy one. It only costs HK$170, which is not quite expensive. For unknown reason, this text is not very common in the QFT community. Maybe it's first issued in 1961 and people may find it out-dated. But accidentally I have found it in the library. Haha~

Now I should have an overall picture of the theory:

  • Classical Field Theory (Lagrangian Formalism)
  • Symmetry (Commutation relations, spin)
  • Canonical Quantization (To quantize classical fields)
  • Interacting fields
  • Feynman Path Integral Method
  • Renormaliz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classical field theory, I started to study Burgess' Classical Covariant Fields, besides Schweber. It provides a modern view of classical field that is highly related to QFT. This allows me to skip the classic text by Goldstein, which saves me some time.

Below is a list of QFT texts:
  • Peskin & Schroeder - Introduction to QFT
  • Ryder - QFT
  • Mandl - QFT
  • Maggiore - A modern Introduction to QFT
  • Greiner Series
  • Brown - QFT
  • Ramond - Field Theory: A Modern Primer
  • Zee - QFT in a nutshell
  • Bjorken - Advanced QM
  • Bjorken - Advanced Quantum Field
  • Dyson - Advanced Quantum Mechanics
A few side readings related to QFT:
  • Schwinger - Particles, Sources and Fields
    (relate source theory to field theory)
  • Feynman - Feynman Lectures on Gravitation
    (Field approach to gravitation)
I hope these may serve a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want to study QFT by themselves.

[繼續閱讀]

2007年7月12日星期四

新地方

這已是我的第三個 Blog.

之前那兩個, 被一些無聊及反智的人所監視住, 說一句他句句都 "Jer" 住你, 十分 "冇癮", 所以還是換個地方, 使用一個與我個人名字全無關係的網名 -- 四代目火影 yondaime-hokage.

為什麼會選這個名呢? 我想是我想不到我別名之外的其他名字 (即是我以前的網名), 而我很喜歡 "火影忍者" 這漫畫, 所以便以裡面其中一個人物的名字來做網名嘞~

雖然是香港人, 以前也常用廣東話來打 Blog, 但是我想我會在這用語體文, 或者英文. 但很難免的, 我可能會加一些 (加了引號的) 廣東話. 不過剛開的時候我還不會公開這個 Blog 給人知道, 所以用那種語文來寫其實分別不大.

寫 Blog 的癮似乎很難放下, 不過被人監視住, 一過神來便被反智的人所 "膠化", 所以才把寫 Blog 癮壓下去. 有個新地方便可以暢所欲言了.

[繼續閱讀]